当前位置:

双峰县理清小型水利工程“三权” 引来致富“活水”

来源:红网 作者:戴圣友 编辑:刘娜 2018-09-21 14:52:26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时刻通讯员 戴圣友 双峰报道

  2014年10月,湖南省双峰县被水利部列为全国55个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县,试点工作于2017年12月顺利通过省水利厅、国家水利部组织的复核验收,被评为优秀等次,改革经验被录入《2016年中国水利年鉴》《湖南改革开放实录·2017卷》。2016年被中共娄底市委和双峰县委评为优秀改革项目,今年五月又获评娄底市“优秀改革创新案例”,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双峰经验”。

  现随处可见加固、修缮一新的山塘、河坝、水渠、泵站,一股股清泉顺着渠道在山间、田边流淌,一队队管水人员起草贪黑忙碌在田间、地头,穿梭在工程一线,改革试点已初见成效,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小农水”祈盼大改革

  双峰是农业大县、水利大县,地处湘中腹地,衡邵干旱走廊,县域面积1715平方公里,现有耕地67万亩,其中水田55万亩。各类农田水利工程7万多处,其中水库221座,水资源总量短缺,时空分布不均,属于资源型中度缺水区。

  但是,全县星罗棋布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大都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工程年久失修,效益低下,“国家管不了,集体管不好,农民管不到”的工程较为普遍;农民吃“大锅水”“福利水”的现象尤为突出,工程安全运行得不到有效保证,工程效益难以充分发挥,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小农水”祈盼大改革。

  因此,全面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明晰工程产权,明确经营主体责任,创新工程运行管护机制,已迫在眉睫。是大胆改革,还是墨守现状,双峰选择了前者。

  “理三权”破解大难题

  针对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有人建、无人管,权责不清、效益低下的难题,双峰县秉承“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的理念,聚焦、聚神、聚力,通过明晰工程所有权,理顺工程管理权,搞活工程经营权三大举措,破解了农田水利设施权责不清、管理混乱、效益衰减的大难题。

  明晰所有权,明确水利工程“是谁的”。双峰县将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试点作为深化农村改革的“一号工程”,高位推动,强力推进,建立了县、乡、村三级行政一把手负总责,党政领导共同抓,水改工作班子具体抓的工作机制。县水利部门组织全县5000多名镇、村干部进行现场踏界、调查摸底,对全县纳入改革范围的5.79万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全部进行了造册登记,分类定性,确权颁证,共发放产权证书2.325万本。乡镇、村均制订了管护公约,所有小型水利工程均明确了专人负责,并签订了管护合同,全县共签订管护合同3.98万份,颁发管理权证书2.85万本,实现了产权证发证率、管理权证发证率、管护合同签订率三个100%。

  理顺管理权,落实水利工程“由谁管”。双峰县通过开展基层水利服务机构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全面提升了基层水利公共服务效能。双峰县建立了“协会+用水小组+水利员”三级管水网络。全县共成立农民用水户协会17个,村级用水小组893个。同时,因地制宜创新农田水利工程的管护机制,全县由基层水利服务机构集中管理的工程1535处,实行专门管理单位管理的工程180处,实行承包、租赁、拍卖等管理模式的工程3万多处,实行股份合作模式的260处。双峰县以土地流转为契机,将全县组建的421个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水利工程管护的新型主体,对流转区内的水利工程,由村委会与合作社签订托管合同,交由合作社托管,节约了管护资金,提高了管护效益。通过反复调查研究,双峰县还出台了《双峰县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理办法》《双峰县农民用水户协会建设指导意见》《双峰县村级水利员队伍建设实施方案》《双峰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养护以奖代补办法》等20多个配套政策文件,为改革试点提供了政策支撑。

  搞活经营权,确保水利工程“有钱管”。为使改革落到实处,双峰县财政每年预算安排管护经费506万元,主要用于小型水库看护,干、支、渠养护等;积极开展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增加工程经营收入;县政府组建了水务投资有限公司,对外招商,参与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护,实现政府与企业互利双赢;对山塘、沟渠、河道清淤整治等实行以奖代补;村级按每年5000元的标准建立管护基金,在乡镇开设专户,专款专用;通过一事一议机制,由受益村民按耕地面积统筹管护经费,建立了政府兜底、以奖代补和群众自筹相结合的长效投入机制。2014-2017年,全县群众自筹管护经费达2500多万元,县财政以奖代补管护资金达4000多万元,激活了小型水利工程管护经费的源头活水。

  “小水改”助推大水利

  双峰县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明晰了工程产权、完善了管护机制、盘活了管护经费,有效解决了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权责不清,效益衰减的问题,广大农民群众得到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投身水利建设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改革效益得到极大释放。仅2017年全县共投入水利资金4亿多元,投工1000多万个,完成各类水利工程1.54万处,清淤整修硬化山塘3000余口,新增灌溉面积1.4万亩,改善灌溉面积2.7万亩,年增产粮食在600万公斤以上,为农民增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有力推动了全县“三农”事业的大发展。2017年双峰县获评“湖南省粮食生产标兵县”,“中国好粮油示范县”等称号,实现了政治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三赢”。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水利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