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以“水”护城 西河生态治理打造“郴州模式”

来源:红网 作者:王诗颖 编辑:严欢 实习生 朱婷劼 2018-01-18 14:42:25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王诗颖 郴州报道

  “走,到西河去。寻找人与自然之间亲和而神秘的关系。”郴州本土诗人“解”曾经向世人这样推荐郴州西河。

  郴州多山水,西河沿线是现在的郴州人最爱去的休闲之地,漫步两岸河边、清水河风,便可以扫清一整日的疲惫。

  2014年,郴州市加强辖区内西河综合治理,对当冲河段、易崩岸线段和主要支流汇入口进行生态护岸,保护保留原生态自然河岸,对于岸坡稳定、植被稀疏的河段加以河岸植被修复,已建砌石河岸生态修复。结合风光带建设进行水域、湿地和缓冲带建设。改造现有水利设施,对河道进行疏浚、清障,确保河势稳定,水流畅通。

  由桂阳、北湖、苏仙、永兴4县市区分段同步实施,已完成河道岸线、沿河绿化带线、城际绿道线和旅游道路线“四线”建设,完成生态公园建设8处和沿途驿站。110千米长的西河全线贯通,成为郴州市新农村建设的示范带、城乡统筹示范带和规范农村村民建房示范带,是一条在全省乃至全国享有美誉度的水生态风光带。

  如今的西河,已经真正是“自然而然会把生命融入河流,除了有亲切感,还会有一种自然的永恒与生命的短暂感交织着。”

  形成与郴州大十字城镇群发展相适应空间格局

  苏仙区西河水生态风光带南起马头岭乡板屋村,北至栖凤渡镇南香村,在苏仙区内境内干流长约40公里,湘江二级支流,流域面积375.14公顷,年平均流量3.26亿立方米。该工程是郴州市委、市政府实施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项目,更是苏仙区“加快两纵两横两带建设,打造山水名城美丽苏仙”区域发展战略的重大项目,2014年7月开工,2015年9月完工,项目总投资约3.933亿元,建设资金由苏仙区水务投资公司负责融资筹集,工程项目部由苏仙区水务局牵头抽组相关部门人员组成。主要建设内容有100公顷河道防洪治理,37.64公里城际绿道,36.5公里旅游公路建设,以及沿线的兰王庙湿地公园、岗脚湿地公园、兰王庙驿站、栖凤渡驿站等景观工程。

  西河水生态风光带的建成形成了与郴州大十字城镇群发展相适应的生态环境和休闲游憩空间格局,同时加速了郴桂永三城的生态融城,成为郴州建设国际化现代化城市的又一张靓丽名片。该项目既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生态工程、致富工程,又是推进沿线的统筹城乡、庄园经济、旅游产业及特色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其中,兰王庙湿地公园沿西河河岸布置,充分利用原河滩和废弃砂场修建而成,占地面积397000平方米,投资288.49万元。公园建设过程中,注重依托原生态,打造纯天然生态湿地公园,主要建有游道、藤本长廊、观景台、景观桥等。沿线所有项目涉及到河岸护坡的全部采用格宾网、雷诺护坡或生态护坡植生袋等新工艺、新材料进行生态修复,沿线共完成圬工挡墙生态修复4.8千米、河道疏浚完成12千米,给植(生)物提供了生长和呼吸的空间,最大限度保护生态环境。治理后的西河显得格外山清水秀,风景迷人,让人流连忘返,为市民提供了一个旅游观光的好去处。

  兰王庙驿站紧邻绿道和旅游公路而建,驿站是绿道使用者游览骑行途中休憩、补给、乘换的场所,为绿道配套设施的集中设置区。同时驿站是打造绿道休闲产业的重要节点,提倡低碳活动休闲方式,带动周边居民就业,辐射周边旅游、运动健身、餐饮等休闲产业的发展。占地面积5443平方米,绿化面积2248.8平方米,投资266.26万元,主要建有驿站主体建筑、广场、停车场等设施。其中,驿站主体建筑采用郴州远大住宅工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欧式“巴伐利亚”别墅风格,其建筑材料为该企业自主研发,3天时间吊装完成主体建筑,极大地缩短了建设工期,建筑面积为272.15平方米,总造价为95.25万元。

  与美丽乡村建设结合起来注重保留乡村风貌

  西河在永兴境内流经湘阴渡、塘门口2个镇16个行政村,总长33.4公里,永兴段的主要建设内容为“一条公路、一条绿道、两个驿站、两个公园”,规划总面积60万平方米,完成投资4.51亿元。

  堡口游憩公园位于湘阴渡镇堡口村,S209和银都大道穿境而过,距京港澳高速湘阴渡互通口2公里。永兴县通过整合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小农水、中小河流治理、“一事一议”奖补、国土整理、通村公路建设、改水改厕、危房改造、“金太阳”工程等涉农惠农资金4000多万元,将堡口游憩公园打造成环境优美、管理民主、产业鲜明、经济发达的农村高级休闲公园。同时,建立健全了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的卫生保洁体系,建成了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收集系统,新建水冲式公共厕所8座;拆除空心房、废杂房、厕所768间,旧房拆除重建174户。房屋“平改坡”9470米,实施房屋立面改造575栋;道路油化2.5公里;建设小游园、休闲广场4个,植物道路绿化3.2公里,村庄内空坪闲地绿化19000平方米。安装了路灯60盏。

  永兴县西河段流经的湘阴渡镇农业产业化发展迅速,全镇共流转土地15800亩,其中田土5768亩,荒山9612亩,流转的土地主要用于农业产业化发展。目前永兴县所打造的三个庄园均是集有机蔬菜种植、鱼塘养殖、果蔬采摘、观光休闲、旅游度假、农业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生态农业庄园。随着生态农业庄园的新建,观光旅游的人员逐渐增多,每到周末、假期游人如织,带动了周边村镇的农家乐休闲、观光农业发展。

  编制永兴县大公园概念性规划,着眼长远,将西河水生态风光带沿线区域作为永兴乡村旅游的重要板块、精品线路来规划打造,以村落、郊野、山水、田园为载体,在现有基础上逐步提档升级。同时加强环保宣传教育,加大沿线森林、湿地、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在遵循自然生态规律的前提下进行促进式、和谐式、提升式的“生态环境”改造或建设。注重相关产业发展和整合,大力发展现代庄园经济、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农家乐、家庭旅馆,体现原生态、差异化、高品位,将传统农业从第一产业延伸到第三产业,推动农业产业化与现代服务业、新型城镇化融合互动,为发展“乡村休闲旅游”打好产业基础。扎实推进西河沿线美丽乡村示范带建设,原有建筑改造和新建民居都要与注重保留乡村风貌,体现乡土气息,建筑风格要与周边环境相协调,视觉效果要与游客心理相契合,在推动农民就地城镇化的同时促进农民增收。通过整体打造和提升,切实解决“来人”和“留人”两大核心问题,让游客处处能够感受到“自然、怀旧、生态、体验”的乡村休闲旅游元素,把西河水生态风光带打造成为短期假日休闲旅游目的地。

  以“水”为媒打造水生态休闲廊道

  桂阳县西河(水生态风光带)综合治理工程起于黄沙坪街道沙坪村大溪组的大溪古村,途径正和镇解放、官溪、火田、西水等村,止于桂阳县正和镇极乐村,河道全长17.6km。项目包含旅游道路19.2km、绿道工程20.4km,以及配套的绿化工程、照明工程、交通工程、景观节点工程等,项目估算总投资39823万元。由桂阳县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承担项目建设业主,并成立了桂阳县西河综合治理工程(西河水生态风光带)指挥部。

  自2014年7月25日开工以来,经过近一年的紧张施工,日前,长达19.2km的旅游道路和长达20.4km的绿道工程已经全部完工,其中完成土石方开挖33.3万立方米,土石方填筑39.3万立方米,水泥稳定层18.22万立方米,沥青红混凝土路面17.35万立方米,喷播植草护坡15.3万立方米,砼和浆砌石挡当土墙3.3万立方米,交通标识牌128套,安全护栏12.3km,沿线路灯安装685盏,绿化乔木栽植1.7万株,绿化灌木栽植1.2万株,完成建安工程投资约32000万元。

  西河水生态风光带通过打造“二带”(即城际绿道带和旅游公路带),利用河道两岸河堤、机耕道及村组公路进行改造,既降低了造价又最大限度的保护了环境,依山就势,依地造形,随势建设,借势造景,形成多条绿径,成为外围自然生态过程向城市肌理延伸、渗透的重要通道,连通城区与郊区的绿色生态系统。城际绿道带在紧邻河岸且处于沿河绿化带内建设全线贯通的城际绿道,沿河岸单边设置,全长20.4km。旅游公路带整合现有且全线贯通的、沿西河最近的乡村道、县道、省道作为旅游道路,兼作沿线城镇、乡村交通道路,全长19.2km。

  西河综合治理通过湿地工程、护岸与缓冲带工程、疏浚工程三大手段整治河道。遵循因势利导的原则,协调上下游、左右岸关系,综合考虑河道特性和防洪、治涝、引水、土地利用等方面要求科学规划,保护、恢复沿线自然河岸,保持河道的蜿蜒性,维护河流健康,将西河打造成集田园风光、民俗文化、旅游观光、健身娱乐于一体的水生态休闲廊道。以“水”为媒,建设彰显乡村灵性的水景观。西河水景观建设以田野风光、乡村村落为依托,以河道为载体,按照“水清、岸绿、流畅、景美”的要求,将水与安全、水与生态、水与文化、水与艺术、水与经济、水与环境有机结合与融合,打造一批“可近、可观、可游”的亲水平台。目前,旅游道路和绿道工程已经完工,项目建设暂告一段落,下一步将进行水景观工程的施工,结合河道实际和沿岸特色,建设龙祥水库、枫林木湖、桂馨湖、新寨湿地和解放村、极乐村两处驿站等。

  “护”与“管”结合再现“水月北湖”风景

  近年来,北湖区把水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态环境改善的重要抓手,努力打造“山水名城·美丽郴州”,再现了“水月北湖”美丽风景。

  水生态文明建设中,北湖区强调“护”与“管”结合,强化宣传巡查,严格日常监管,通过树立标志牌、发放宣传资料、张贴标语等方式号召广大群众保护好水资源。

  从2013年起北湖区实行河道砂石全面禁采,维护河势稳定,保障防洪安全,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条红线”,“四项制度”,加强依法治水。把治理水患与水生态建设结合起来,变害为利,增强防汛抗旱能力、供水保障能力、水资源与水环境承载能力,提高水资源优化配置和科学调度水平。综合运用调水引流、限制排污、截污治污、河湖清淤生物控制等措施,加快城区污水净化处理、河道治理、生态清洁小流域、生态化治理河湖渠岸线建设。强化节约用水管理,优化用水结构,转变用水方式,加大农田灌溉渠系建设和农业节水力度,疏通田间“毛细血管”,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推广管道输水、喷灌和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提高田间水利用系数和土壤水的利用率。西河流域过度砍伐、水土流失、淤泥沉积、垃圾遍布,季节性山洪经常冲垮附近农田和住房,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极大的威胁等历史遗留的环境问题和发展面临的潜在环境问题得到了大面积修复。目前,西河犹如城市一道绿色屏障。

  同时,重点开展西河生态廊道建设,实施河道岸线、沿河绿化带、城际绿道线、旅游道路建设,以水景观、廊道和节点建设相结合,规划建设两岸三处绿道驿站两处休憩站和两个生态公园,带动沿线华塘镇8个村62个村民小组的建设和发展,营造出了“可近、可观、可游、可居”的亲水空间。日后,市民不仅可以骑自行车在西河北湖段绿道上休闲锻炼,还可游览美景,深入沿线三合、吴山等古村,从300多年前的古树、古桥、古牌楼中了解历史人文、风土人情。西河北湖段正在变成山傍水,水依山,人在城中,城在画中的美丽图景。“在发展中保护环境,在保护中科学发展。抓环保就是抓民生,抓民生就要抓环保。”

  西河综合治理工程长27公里,总投资3.5亿元。水系绿化工程的实施,不仅从源头上扭转水生态环境恶化趋势,而且打造了山、林、水交相辉映的水景观。全区以开展“新三创”活动为契机,突出城乡绿化建设、生态治理、生态示范,实施批重点生态工程项目,深入开展“绿城攻坚”和“城乡绿化”活动,突出西河风光带建设进度和质量,坚持开发与保护、经济效益与生态效应并重,形成西河沿线农村一村一风景、一村一产业、一村一特色。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北湖区边造林绿化8000余亩、岸线绿化近100公里,其中西河华塘段沿线风光带建设23公里、景观提质828.8亩。完成四清湖周边森林生态景观提质200亩;完成西河沿线生物防火林带建设40公里等行动,全区湿地生态系统得到了有效恢复,水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水利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