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长沙市天心区全面推进河长制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戴亮 黄建 编辑:袁千惠 2017-11-16 09:11:56
时刻新闻
—分享—

  戴亮 黄建

  初冬时节,走在湘江风光带天心区段,俨然进入“大观园”,青山绿水,郁郁葱葱,水清岸绿,闲暇的群众在风光带上嬉戏打闹,形成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这美好景致无不来自天心区委、区政府全面推行河长制、水污染防治工程。

  据了解,天心区河长制的实施范围为区域内5条流域面积在1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5座小型水库及全区所有水域。目前,天心区已经全面建立了区、街道、社区(村)的三级河长制体系,出台了《长沙市天心区全面推行河长制实施方案》,由区长担任区级总河长,常务副区长和分管水利的副区长担任区级副总河长,区政府领导担任区级河长,河流所经地街道主要领导担任乡级河段长,确保每条河任务包干到人、责任落实到人、绩效考核到人。

  建河湖档案

  全面推进河长制工作开展

  “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党的十九大为生态环境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今年以来,天心区委、区政府按照《湖南省实施河长制行动方案》的部署和要求,认真研究,制订方案,迅速实施,落实责任,围绕“绿色江河、水清岸绿”的工作目标,全面启动河长制和水污染防治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由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工业生活废水、畜禽养殖使河道水体不同程度地受到污染,严重影响了天心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的生产生活。全区按照“一河一档”和“一河一策”的工作要求,全面开展河湖管理调查摸底工作,分流域、分行业、分区域全面排查影响河湖健康的问题,采取文字、图片、影像等多种形式全景记录河湖基本情况,列出排污口数量、农业面源污染、畜禽水产养殖、黑臭水体以及非法采砂、违法乱建、非法围垦、侵占水域等问题清单,逐级建立真实、客观的河湖档案,全面掌握河湖水质、水量、水域等现状情况和规划目标。

  目前,天心区已经建立了完备的河湖名录,湘江天心段、港子河、南托港、双管子河和官桥撇洪渠都建立了比较全面的档案,沿线排口、污染源的情况已全面摸清,5位区级河长早在4月开始履行河长职责,先后分别召集所管沿河街道、社区(村)级河段长研究综合治理实施方案,港子河和南托港综合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已于5月份下发到全区,现正在按照实施步骤要求积极推进治理工作。

  在全区河湖档案基础上,制订出全区水域系统综合治理方案,包括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水污染防治、水安全保障、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等6大任务,明确牵头单位、配合部门、工作内容、完成时限,完成专项方案编制,形成“一河一策”的综合治理体系,全面推进河长制工作的开展。

  多举措并举

  守住青山绿水生态底线

  “守住生态底线,就是要坚持美丽与发展双赢,决不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全区各级河长明确各自的任务和目标,针对每条河湖的问题清单,对危害重、影响大、涉及多部门的重点问题开展专项治理行动,整合力量限期解决突出问题,力争尽快取得成效。

  开展多形式、全方位的宣传活动,积极营造社会各界共同关心、支持、参与和监督河湖保护管理的良好氛围。天心区委、区政府加大宣传报道力度,及时报道区总河长、区级河长调研情况和会议内容,宣传推介典型经验,推介“河长制”新举措和新做法,认真开展专项治理行动跟踪报道,营造全面落实河长制的宣传氛围,促进全水域的整治效果。

  落实河长制工作制度,对“一江四港”干流分别实施水污染治理、防洪保安提质、河道环境卫生整治、船舶专项整治四大专项治理行动,具体由各区级河(段)长、副河长负责所管河流的指挥调度和督促。完成建成区黑臭水体治理任务,确保湘江干流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四条港入湘江口水质力争达到Ⅳ类;加快修复今年汛期损坏严重的水利设施,按标准进行彻底的除险加固,确保明年汛前各类问题得到有效整治;开展“清理河面、整洁河岸”专项行动,集中清理打捞河面垃圾,实现河岸无垃圾、无杂物、无违建和河面无漂浮物的“四无”目标;配合市地方海事局对湘江干流水域范围内停泊各类船舶、趸船进行综合整治。

  开展全面监督,层层抓落实河长制的工作机制。建立督查机制,定期或不定期对河长履职情况进行督查,发现问题督促整改,对因失职、渎职导致河道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依法依规追究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确保全区河长制工作顺利开展。鼓励全民参与监督,建立河长制工作信息共享制度,每月将全区工作进展和典型经验,特别是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建立“政府主导、社会监督、公众参与”机制,拓展公众参与领域,规范公众参与程序,建立社会公众监督评价机制;开展爱河护河系列行动,充分动员社会团体、民间组织等力量参与到水环境治理工作中来,凝聚生态文明建设共识与合力,逐步恢复湘江流域自然生态环境,实现“水清河畅、绿岸美景”的工作目标,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新要求,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水利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