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醴陵:悠悠渌水淌清波

来源:红网 作者:侯德怀 唐益丰 匡润利 编辑:袁千惠 2017-11-02 16:39:31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通讯员 侯德怀 唐益丰 匡润利 株洲报道

  今年6—8月,渌江河主要断面水质连续3个月实现持续好转。其中,8月份水质达到Ⅱ类标准。一江碧水映白云、悠悠渌水淌清波的美景,重现在醴陵市民眼前。

  10月18日,株洲市第二次总河长会议在醴陵召开,株洲市水务局、环保局、住建局、畜牧兽医水产局和湘江办等部门现场考察渌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成效,对醴陵市实施河长制经验给予充分肯定。

  誓还渌江一河清水

  “渌江渌水绿悠悠,三刀石下状元洲。马脑潭前龙显爪,姜湾文笔点春秋。”这首在瓷城大地耳熟能详的民间歌谣,生动描述了渌江在每个醴陵人心中的情感深度。

  作为湘江的一级支流,渌江发源于罗霄山脉北麓的江西杨岐山,流经醴陵市境63.73公里,一路蜿蜒西去,最后在株洲县渌口镇投入湘江怀抱。渌江在醴陵境内的主要支流有铁水河和澄潭江,整个流域面积占醴陵市国土面积50%,人口占全市的60%、GDP占全市的70%、工业总产值占全市的80%,是千百年来福泽醴陵人民名副其实的“母亲河”。

  然而,在河道采砂、工业废水、养殖废水、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的长期“折磨”下,风光秀丽的“母亲河”一度“蒙尘”,渌江城区部分河段水质仅为Ⅳ类,城区主要供水水源望仙桥水库和三刀石取水口水质仅为Ⅲ类。

  今年3月,乘着株洲市全面推行河长制的“东风”,醴陵市吹响了统筹推进渌江河治理的号角,并将其与业已启动的“瓷城古韵·一江两岸”项目建设有机融合,列为醴陵市“一号工程”。

  “用最短时间、最大决心、最迅速的行动,誓还渌江一河清水。”醴陵市委书记胡湘之担任第一总河长,市委副书记、市长康月林担任总河长,向瓷城人民作出掷地有声的庄重承诺,坚持标本兼治、水陆同治、城乡联治、全民共治的原则,突出抓好污水、垃圾、挖砂、养殖和栽树五个重点领域的治理,通过三年的专项行动,实现“水优、河畅、岸绿、景美”的目标。

  随着《醴陵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实施方案》和《醴陵市渌江、澄潭江及城市内江综合治理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颁布实施,醴陵市境内58条主要河道和207座水库设置共各级河长289名,其中“五江六水”(渌江、澄潭江、城市内江、铁河、磨子石河,官庄水库、雪峰山水库、望仙桥水库、荷田水库、周坊水库、藕塘水库)设立市、镇两级河长;同时从水利、公安、环保、教育、住建、城管、国土、农业、畜牧等部门抽调29名干部,组建醴陵市河长制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简称河长办),把河湖治理与网格化管理、“三创四化”、城镇建设、产业发展、旅游开发结合起来,同步规划,统筹推进。短短2个多月时间,醴陵市河长制工作就步入了专业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组合出“拳”正本清源

  源头不治,渌江难清。

  6月19日,醴陵市委书记胡湘之乘船进行实地巡查,并对渌江河综合治理的重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先后安排专项资金6000多万元,凝聚醴陵全域之力,打出了一套正本清源的“组合拳”。

  全面开展排污整治行动。对污染物不能达标排放的企业做到“六不留”,即不留原料、不留设备、不留厂棚、不留人员、不留电源、不留后患;全面摸清排污口情况,加大监察监管力度,关停15家造纸厂,向渌江河排放污水及污染物的企业得到彻底整治。

  坚决取缔非法采砂洗砂。河长办先后开展巡河、执法工作386次,关停非法洗砂场18家,取缔非法采砂船12条,刑事拘留10人,实现了全流域全面禁采,促使河流生态逐步恢复。

  对沿河两岸500米范围内全面实施畜禽退养。目前城区及官庄水库、望仙桥水库、雪峰山水库已实现畜禽全面退养,同时取缔官庄水库、雪峰山水库网箱养鱼。今年以来,醴陵市共关停牲畜养殖场425个,退养牲畜5万多头,拆除水库网箱70万平方米。

  实施岸坡垃圾清理和河道日常保洁行动。各镇街全面组织开展垃圾清理行动,村村配备保洁员,将全天候保洁责任落实到各个村、组、企业;将河道巡查与垃圾清理有机结合,做到小处垃圾随时清理、成堆垃圾集中清理,共清理乡镇成堆垃圾936处,基本保证河道岸坡的干净整洁;在渌江醴陵城区段上游设置垃圾拦截点,对河里的漂浮垃圾进行拦截;沿河各镇街还组建了12-15人的专业打捞队,配备了86条打捞船,对水面漂浮垃圾进行打捞。

  全力推进黑臭水体整治。通过公开招标形式,选聘专业公司,对醴陵市西岸河及二圣河黑臭水体进行全面整治;同时加速城市污水管网建设,目前醴陵市已完成4处污水处理厂和两座污水泵站建设,实现生活污水截流25处,截污治污取得重大进展。

  如今的渌江两岸,随处可见骑行、散步、垂钓、健身的市民,大家怡然自得、乐在其中。治水为民、治水惠民,零散的力量汇聚起来拧成一股绳,单一部门的独角戏变成了全社会的大合唱,渌江河的综合整治,成为最让醴陵市民拍手称快的一项民心工程。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水利频道首页